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纪录了佛教传播的历史,是重要的文化古迹
新疆龟兹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苗立辉向记者介绍千佛洞申遗工作
2013年9月22日,在新疆克孜尔千佛洞景区了解到,该文化古迹作为“丝绸之路”整体申遗的一个部分,即将迎来验收的过程,“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时刻。
新疆龟兹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苗立辉告诉记者,“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以跨越东亚与中亚的特大区域性路网规模、持久的沿用时间、丰富的各类遗存及其相互间的内在动态关联、多元的交流内容、多样的地理环境,展现出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诸多文明间在宗教信仰、城市文化、建筑设计、住居方式、商品贸易、民族交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也因而成为目前国家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点。
在克孜尔千佛洞看到,洞窟前矗立着一尊黑色鸠摩罗什坐像,莲花座上的他双目微垂,陷入沉思,同其身后错落的洞窟一同传达出玄妙的佛教氛围。进入洞窟内记者看到,一幅幅精美的佛教壁画经历岁月侵蚀仍保持千年前的风貌,独特的花纹与图样,无不诉说着当年的繁华景象。
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景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和其他部门的协调下做了一系列相关的工作。首先是当地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在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下,按照申遗工作指导下进行了环境整治工作,拆迁了很多有碍风貌的建筑,同时开展了多方面的保护研究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
苗立辉告诉记者,克孜尔石窟作为丝绸之路申遗的一个点,突出价值主要在于其重要的文化和宗教地位。目前为止申遗相关的大部门工作已经基本完成。10月15日,国际专家将来克孜尔石窟进行验收,如果通过这里也将成为中国新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点。
克孜尔千佛洞是公元3到9世纪开凿于天山南麓古龟兹地区的佛教石窟寺,是西域地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洞窟类型最齐备、影响广泛的佛教石窟寺遗存。它既是龟兹石窟的代表,也是佛教石窟寺从印度北传中国后,地域位置最西的一处石窟群,受到了印度、中亚乃至中原北方佛教艺术的多重影响。它既可称作西域地区佛教石窟寺的典范,又是印度与中原北方石窟的媒介,以独特的洞窟形制和壁画风格,明显揭示出佛教经西域地区由西向东的传播轨迹,以及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土化过程,即龟兹风格,成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佛教遗迹之一。(图/杨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