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瓶——一瓶一钵一无金
对于净瓶,人们并不陌生。在山林寺院里,或书画影视等文学作品中,常有许多手持净瓶的佛教塑像,显得恬静而又神秘。净瓶是干什么用的呢?它包含有佛教的什么玄机吗?其实,净瓶不过是佛家僧众生活中的普通法器,并没有文学作品所赋予它的那些神秘色彩。
净瓶原来是比丘游方随携的生活用具
在佛家里,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僧侣叫比丘。比丘游历四方,研习佛法,靠乞食为生。所以在佛经《法华义疏》中又称:“比丘名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按照佛家的戒经规定,大乘比丘在乞食游方之时,必须要随身携带十八种用具,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比丘十八物”,净瓶就是其中的一种生活必需用具。
净瓶的用处
净瓶在梵语中叫做“军持”,多以瓦瓷或金属制成,形状底高颈长,周身镂刻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净瓶是僧众用来储水的器具,供饮用和洒净之用。佛教经籍中说,比丘在游方乞食的时候,难免会遇到没有水的地方,或者有水却污浊有虫,这个时候比丘们岂不就会“渴杀”?因此“佛知制戒”,就让他们随身携持净瓶自带用水,以便维持生存,安身立命。
从节约用水和卫生的角度考虑,净瓶又分为净水瓶和浊水瓶两种。用瓦瓷做的净瓶盛净水,是备非常之时来饮用的;用金属做的净瓶盛浊水,是便于洗涮洒净时使用的。由于净水瓶必须洗净手后才能拿用,因此必须要存放于干净的地方:而浊水瓶则是随手可拿的,因此可以任意放在一个地方,便于取用即可。为了携带方便,净瓶一般都装在袋子里,这袋子就叫做瓶袋。
佛教中持净瓶的本尊
虽然净瓶不过是世俗僧众的普通生活用具,但在佛教诸尊中,持净瓶的本尊是菩萨。因此,人们通常见到的持有净瓶的佛教塑像多是菩萨像,如观音菩萨、弥勒菩萨、贤护菩萨、毗俱胝菩萨等等。其中,人们经常见到的是观音菩萨手持净瓶的形象。观音菩萨的塑像非常尊贵和美丽,眉如弯弓,目似秋水,面比满月,樱桃般的嘴唇上流露着喜悦、和善和亲近的微笑。无论是常人形象的观音菩萨,还是干手千眼形象的观音菩萨,他的手中必持的法器之一,就是一尊精巧的盛满甘露的净瓶,瓶中往往还插有一束杨枝,既富有诗意,又给人一种深远的遐想。
菩萨在佛界里多被视为某种教理的化身,他们精通佛法,能了解一切众生的愿望,满足他们的一切所求,使一切众生发心成佛。所以,在大众的信仰中,菩萨手持的净瓶有着一种普度众生的功用,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护佑众生、平烦息灾、神通无限的象征。至于普通百姓想象中的净瓶的其他种种无上神力,不过是小说中描绘的事情,却是不可盲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