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溪学堂 > 佛教文化 > 正文
佛教文化

演照法师:孝顺父母 世间第一福田

作者:演照法师 来源:慈音杂志第198期 日期:2013/5/14 11:46:07 人气:1525 加入收藏 标签:

 

不孝父母,学佛或行作一切功德,皆无意义。

时代变迁,西风东渐,国人昔日三代同堂,含贻弄孙景象已不多见,且现代人崇尚自由,不喜与父母同住,由于父母过度关心,成为子女精神负担,造成社会更多的孤独老人,生活无人料理,病苦无人照顾。有些与父母同住者,由于父母久病卧床,也成为久病无孝子。甚至更严重者,有的不顺己意,就忤逆父母,恶骂、杀害父母,违背伦理,造下滔天大罪。

在世为人凶暴,不孝父母,欺侮良善,不敬长老,常逢恶疾、衰恼、恶事,灾难缠身,再四处求神,逢庙必拜,从南到北,日日月月,年初至年尾,杀鸡宰羊,奉上丰富甘美饮食、牲醴求诸魍魉,祭拜诸天鬼神,以求福报终不得福。所谓日月祷祀如山,罪如江海,杀生求福,去福远矣!

佛说:“孝顺父母,世间第一福田。”若能孝顺父母师长,礼敬三宝贤仁,不必四处祈求,则可得四种福报:

一者、颜色端正。

二者、气力丰强。

三者、安稳无病。

四者、健康长寿,不逢灾难。

古人云:“孝为百善之首。”孝顺父母为世间最大功德,又云:“不孝父母,拜佛无益。”不孝父母,学佛或行作一切功德,皆无意义。

佛教对于孝顺父母的教训,在大小乘的经律之中,可谓多得不胜枚举,只要多看几部佛经,就会明白,佛教不但不是反孝的,乃是极端崇孝的。比如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所以说:「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又说:「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增含卷十一以供养父母准同一生补处的大菩萨。在五分律卷二十二中,也有一个故事:当时佛的一位罗汉弟子,名叫毕陵伽婆蹉,因他的父母贫穷,想以衣食供养,但又不敢,所以请示佛陀,佛陀因此集合比丘弟子们开示:「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增含卷十一也有类似的教训。又在中阿含口婆陵耆经中说:有一位迦叶佛时的贫苦工人,叫做难提波罗,他受了佛的教化,完全实行出家的生活方式,但他为了奉养他双目失明的老年父母,所以宁可做陶器来维持生活而不去出家。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欝多罗,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常如法行乞,持用供养父母,令得乐离苦。世尊!我作如是,为多福不?」 

佛告欝多罗:「实有多福,所以者何?若有如法乞求,供养父母,令其安乐,除苦恼者,实有大福。」尔时,世尊卽说偈言:

「如法於父母,恭敬修供养;

现世名称流,命终生天上。」

佛说此经已,年少欝多罗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本经乃佛陀告诉欝多罗,供养父母的福报。相应部(S. 7. 2. 9.Mātuposaka 孝养〔婆罗门〕)、别译杂阿含卷五第五经—大正〔No. 100(88)〕。

《大成本生心地观经》

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 

《贤愚经须阇提品》

    本文网址:http://jiuxisi.com/show.asp?id=2419
    通知公告
         

    地址:中国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金井社区九溪古寺

    电话:0731—86200302

    传真:0731—86200302

    邮编:410000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