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作出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实现了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国家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伴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我国宗教由“文革”时期的全面破坏开始走向恢复。湖南省的佛教事业藉着改革开放的春风,3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获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全省佛教徒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从维修殿宇,恢复丛林,培养僧才,开展弘法利生活动,到寺院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湖南的佛教事业经历了从初步恢复、基本恢复、到全面恢复发展进步的几个阶段,与国家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同步进行。可以说,今天湖南佛教事业的发展进步,完全得益于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今天湖南佛教事业的发展进步。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30周年,在这样的时候来回顾和展望湖南的佛教事业是很有意义的。
一、初步恢复阶段(1978年—1984年)
湖南省佛教寺庙在“文革”中大多遭受过严重破坏,有的被有关单位无偿占用。寺庙是佛教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寺庙就意味着没有佛教,自1980年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关于合理安排宗教活动场所、落实宗教团体房地产的政策和措施,着手解决恢复开放宗教活动场所,清理落实宗教团体房地产等问题。1983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了首批汉族地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湖南共有6所,即长沙市开福寺、麓山寺,衡阳市南岳区祝圣寺、福严寺、南台寺、上封寺,这些寺院最先得到了修复和正常使用。
二、基本恢复阶段(1985年—1994年)
改革开放后,湖南佛教的真正起步,应该是湖南省佛教协会的成立。1985年5月,在广大佛教徒的强烈要求下,佛教界协助党和政府进一步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在省委统战部、省政府宗教事务局的领导和中国佛教协会的指导下,在南岳召开了全省佛教代表会议,正式成立了湖南省佛教协会,产生了以当代爱国高僧明真老法师为会长的第一届理事会。湖南省佛教协会的诞生,标志着湖南佛教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6所重点寺院得到了维修和重建,重塑佛像,重请佛经,一些在“文革”中被迫离开的僧人,被落实政策回到了寺院,重建僧团,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我省各地、市、县先后清理落实了一批佛教寺院及其附属房地产,恢复开放了一批佛教寺院,基本满足了佛教僧尼和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至1994年底,全省约恢复开放佛教寺院一千座以上,常住僧尼近三千人。国家和地方政府曾经拨出大量经费予以补助寺院的维修工程,广大信教群众更是乐助布施,基本上达到了三宝兴隆、四缘具足。为了加强对寺院的管理,各地寺院根据中国佛协寺庙管理的有关精神,结合本寺实际情况,制定了香火管理、财务管理、组织人事制度、收徒制度、文物保护、寺院治安和消防等规章制度,保证了寺院管理和宗教活动的正常化。省佛协定期召开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经验,分类指导。有时派出调查组或专人赴各地了解情况,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促使一些地方寺院管理与建设中的热点问题早日解决。
除恢复开放和维修保护庙宇外,省佛协始终把协助党和政府宣传、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挥佛协组织的桥梁作用作为一项主要任务。首先,明确全省佛教工作的方向和任务。省佛协每次召开会长办公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期间,都坚持组织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政,学习中央和省领导以及赵朴初会长关于宗教工作的指示,加强政策学习和理解,指导协会工作的正常开展。其次,我会多次对一些重点地区、重点寺庙实地考察宗教政策落实情况,着重就恢复开放佛教寺庙、寺庙管理和寺庙管理体制问题,及时向省和地方领导机关以及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南岳大庙、郴州市苏仙庵和景星庵、湘乡云门寺的管理体制问题的解决就是较好的例子。我们还尽力向上级部门如实反映佛教界和信教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协助政府做好思想疏导工作,教育他们顾大局、识大体,维护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此外,我会还高度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时期抓了三件大事:一是1989年5月在南岳祝圣寺隆重举行“纪念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成立五十周年座谈会”,向教内外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佛教徒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的事迹,号召佛教徒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为改革开放做出新的贡献。二是表彰和纪念近现代几位爱国高僧。三是在“6.4”风波之时,我会向《湖南日报》发表声明,号召佛教徒和社会各界人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大局为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在佛教教育文化事业方面,我会注重兴办佛教教育事业,培养僧才,先后举办了湖南省佛教协会僧伽培训班,恢复了南岳佛学讲习所,并择优选送学僧至中国佛学院和闽南佛学院学习。此外,我会还参与编撰了《湖南省志·宗教志》中的佛教部分,支持以电影、电视、艺术展、出版诗选、开办诗社等多种文艺形式宣传介绍佛教文化,扩大了湖南佛教的影响。
在佛教自养、社会公益事业和国内外文化交流方面,过去的湖南僧尼大部分从事手工业和农业生产,从八十年代起,各寺院开始关心和重视旅游服务事业,设立招待所,供应素食,经营旅游纪念品,等等。这一时期,佛教界因地治宜,积极开展社会公益事业,修桥补路、植树造林、施诊济药、资助办学,还有的开办以自养为目的的企事业,做到广开自养门路,又服务社会人群。在历年救灾扶贫工作中,湖南佛教界均热情布施,捐款捐物,多次受到媒体表扬。湖南佛教是唐末五代北宋时期中国禅宗的中心,我会为此多次接待了日本的佛教徒、佛教学者、高校师生及本国佛教学者组团访问,通过这些友好交往活动,增进了友谊,促进了交流,宣传了湖南佛教,树立了湖南佛教界的良好形象。
三、全面恢复发展进步的阶段(1994年—现在)
1994年以来,为认真贯彻中国佛教协会提出的“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办好佛教事业,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作贡献”的指导思想,在敬爱的赵朴老和中国佛教协会的关怀、指导下,在省委统战部、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的支持帮助下,湖南佛教事业不断发展进步,佛教信众日益增多,进入了全面恢复并发展进步的阶段。湖南省佛教协会带领三湘四水的四众弟子,在协助党和政府宣传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法规,继承和发扬佛教优秀传统,展开佛教教务,加强对寺院的管理,创办佛教刊物,进行佛教文化研究,筹备佛学院,团结全省佛教徒积极参加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开展“救灾、扶贫、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和对外友好交往,加强与港澳台佛教界的联系,增进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都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迈上了新的台阶,受到各界的注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学习,加强思想建设,把握好前进方向,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活动,引导信徒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四众弟子的思想觉悟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为了把全省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本会积极组织僧尼参加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举办的学习班、读书班、研讨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系统、认真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宗教事物条例》、《湖南省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别是十七大报告的精神,通过多种形式的认真学习,提高了全省佛教徒的思想觉悟和整体素质。无论是在揭批法轮功邪教的罪行,还是严厉谴责达赖违背佛教教义,充当外国反华势力的工具,破坏祖国统一的行径方面,湖南省佛教界都旗帜鲜明地表明了爱国爱教的态度和立场,坚决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肆意破坏祖国的和平统一、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社会的和谐安定、人民的安宁幸福。省佛教协会举办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50周年暨祈祷世界和平法会”,“迎香港回归,盼祖国统一祈福法会”,“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暨祈祷世界和平法会”,“大型佛教音乐会”,“首届宁乡国际佛文化节”, “中国禅·沩仰论坛”,“石头希迁与曹洞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佛教界公祭炎帝祈福世界和谐大典”等大型佛教文化活动,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湖南卫视、香港文汇报等多家媒体作了报道,这些活动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益,调动了湖南四众弟子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积极性。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中,也有不少佛教界人士担任代表、委员,代表佛教界参政议政,并就政府涉及宗教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批评或议案、提案,很好地体现了湖南佛教徒,拥护中国共产党与爱国爱教的思想情操。
(二)、加强寺院管理,创刊办学,重视对省佛教协会的组织建设。
省佛教协会对会本部的建设非常重视,积极加强寺院管理与组织建设。我省五十年代仅有长沙市、南岳、永兴县三个地方性佛协。1985年5月湖南省佛教协会成立后,为健全地方佛协组织,在部分地、市、县相继成立佛协组织,开展了会务活动。尤近十年间,本会依照章程规定,积极配合协助当地党委和政府指导全省14个市州和南岳圣地全部成立了佛教协会,在换届的关键时候指导地方佛协顺利换届,为构建和谐社会搭建了不可或缺的良好平台。各地佛协在当地党和政府宗教事物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充分发挥了协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在组织建设上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大胆启用青年僧人,形成年龄结构、知识能力结构更为合理的领导班子;二是采取专门决议的办法,保证了省佛协的经费来源,从1994年起,还向中国佛教协会提供了经费;三是设置工作部门,使本部机构走上健全。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务工作,省佛协设立了教务部、《正法眼》编辑部、《三湘佛教网》、《湖南省佛教》网站编辑办公室、财务室、省佛慈基金会办公室、居士学修委员会、办公室等办事机构,使佛协各项工作得到有条不紊的进行,引导四众弟子如法如律地过宗教生活,为各地方佛协的组织建设做出了表率。
我会于1994年底创办会刊《正法眼》,现已出55期,于2001年6月创办了《三湘佛教网》,有效地宣传了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和宗教法规,报道了湖南佛教事业的成就,及时地反映了四众弟子的正常宗教活动,增进了湖南佛教界与社会各界的交流。
我会于1998年7月经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中等佛教院校,1999年5月15日正式开学,湖南佛教史上第一次有了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佛学院。十年来,湖南佛学院共有四届200多名男女学僧顺利完成学修课程,获得毕业资格,有的升入高等佛学院,有的分赴全省各地寺庵担任弘法工作或寺庙管理工作,逐渐成为湖南佛教界的生力军,缓解了我省僧才缺乏的状况。
为实现佛陀“慈悲济世”、“弘法利生”的人间佛教思想,我会一直注重奉献社会,热心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我会经过多年努力,于2000年12月15日成立了“湖南省佛慈基金会”。八年来,基金会共捐款二千余万元用来扶贫救灾,修缮农村希望小学23所,为上万名城市农村困难学生缴纳学费……。基金会的成立,不但体现了佛教回报社会,为国家解难,为人民分忧的报恩思想,而且标志着我省的佛教慈善事业,在新的世纪里有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三)、随著对外开放和国力的增强,我省佛教界的对外宗教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活动更加广泛而频繁。如中韩日三国佛教界定期召开会议,我省都选派代表参与支持,交流活动不断深入,使三国的“黄金纽带”关系不断加强。湖南佛教界恢复与发展了与东南亚各国佛教界的传统友谊,与欧美各国佛教界也建立了联系,尤其是与台港澳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佛教界的关系进一步密切。
(四)、为贯彻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在中共湖南省委张春贤书记、省委统战部李微微部长等有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湖南省佛教协会筹建了以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号船山先生)命名的“船山佛教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佛教文化、湖湘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希望与海内外学术界一道,通过对王船山与佛教深厚因缘的研究,解读湖湘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哲理,提升湖湘佛文化的学术品位,重塑湖湘佛教人文精神和道德境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祖国的统一与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12月6日上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经过湖南省佛教协会的积极筹备和全省佛教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船山佛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庆典暨船山与佛教的因缘学术研讨会在长沙麓山宾馆圆满举行。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进程,我省佛教事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因为这30年不但是党的宗教政策日趋完善的30年,而且也是我省佛教事业不断的与时俱进,继承和推进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的30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国佛教3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了很好的发展,同样湖南佛教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发展。30年一瞬而过,历史长河依然奔涌不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发展任重道远,湖南佛教事业虽然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如人才仍然匮乏,佛教的整体素质还有待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尤其道风建设任务还很艰巨等。所以湖南佛教会要再接再厉,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认清形势,明白自己的使命,更高地举起爱国爱教的伟大旗帜,继续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自我完善,发挥佛教界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顾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的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佛教的明天更美好!
2008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