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教务资讯 > 正文
教务资讯

王雷泉教授在西北大学做有关中国佛教现状的报告

作者:张竞 来源:中国佛学网 日期:2013/5/2 9:51:16 人气:303 加入收藏 标签:

王雷泉教授做精彩演讲

讲座现场

2013年4月26日下午,应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的邀请,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王雷泉教授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历史学院二层报告厅做了题为“中国佛教走出围墙困境及走入主流社会的路径”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系由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主办、北京金珂书画院协办的“金珂文化讲堂”第十期。 西北大学社科处处长刘峰先生专程赶往讲座现场代表学校向王雷泉教授表示慰问与致谢,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峰教授在讲座开始时向听众介绍了王雷泉教授。

王雷泉教授的此次报告就中国佛教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了深入总结,就各方面的经验教训一一分析,王教授文辞锋利,幽默风趣,嬉笑怒骂中隐藏了深刻的现实反思,活泼生动的同时引人深思。  王教授首先从总体上概括总结了中国佛教的现状,他认为中国大陆佛教正处于蓄势待发的复兴点,原因是中国大陆佛教自改革后,国家全面落实宗教信仰政策,人民群众中产生暴发性的宗教要求,表现为信教人数大幅增加,其中,基督新教从解放前的约70万人增加到约7000万人。王教授指出,在同样的背景下,几十年来佛教反而停滞不前,各种名目的假佛教以及佛教界本身体制障碍使得佛教的宗教性供给与需求产生矛盾,于是,人民群众纷纷倾向于外来宗教,甚至为邪教蒙蔽。对于中国佛教的体制性障碍,王教授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围墙困境。过去,党和国家领导人认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烟”,对宗教思想严防死守,着力抵制它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渗透。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才基于科学精神,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念逐渐做出了准确阐述: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但鸦片不仅是毒品还可以是治疗疾病的药物,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然而,思想上的无形围墙拆掉了,又建立起了有形的围墙。王教授表示,三十年来,中国佛教依附于政治经济发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渐渐异化,失去了神圣性而日益呈现出商业化与世俗化的气息。宗教的功能是化世导俗,宗教家扮演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角色。而在民众信仰缺失的世态下,宗教界乞灵于政治经济,出现了“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现象。各种势力逐步蚕食传统寺庙资产,却于并无佛教渊源的地点大修寺庙作为商业景点。佛教盲目发展经济的短视使其日益丧失信用,而在其背后的政府则为其错误承担道义上的责任。佛教作为中国文化的符号,现在成了商业利益驱动下“高调行恶”的羊皮。这已经不是中国佛教自己的问题,而是因一只“无处不在全能的手”逐步累积的高墙。庙宇院墙本是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现在反而成了隔断佛教弘传的体制障碍。寺庙成了权力寻租与资本逐利的市场。

接着,王教授就自己多年的学术研究与考察,给出了引领中国佛教走出困境并融入主流社会的建议,这对转型时期中国佛教不啻一剂良药。首先,佛教界审慎思考自身与政治经济的复杂关系,通过重建自身信仰的神圣地位回到改变世界拯救众生的道路上来,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讲:“僧要像僧,庙要像庙。”而且,还要慢慢发展成“僧就是僧,庙就是庙”。其次,中国佛教界应该学习港澳台先进经验,致力于在社会教育、慈善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广泛弘扬佛教的“慈悲”理念,建立佛教的正面形象。最后,王教授展望了中国佛教的光明前景,只有走向世界,佛教才能实现复兴,也只有融合佛教内涵的世界主流文化方能面对物质世界的各种挑战。

第三部分,王教授简单介绍了书院在培养宗教人才,宣传宗教理念方面的重大作用。要建立新型的文教体系,为佛教融入主流文化的道路铺下砖石。

讲座最后,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李利安教授邀请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原所长王亚荣研究员对王雷泉教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荆三隆教授、西北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张茂泽教授以及陕西终南山文化研究员任亮院长都做了发言。提问环节中,现场听众踊跃提问,王教授认真作答,下午六点,讲座在进行了三个半小时后圆满结束。

    本文网址:http://jiuxisi.com/show.asp?id=611
    通知公告
         

    地址:中国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金井社区九溪古寺

    电话:0731—86200302

    传真:0731—86200302

    邮编:410000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