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凯法师
峨眉山佛学院师僧到场聆听讲座
2013年5月4日上午,南京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峨眉山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圣凯法师应邀在大佛禅院五观堂作了一场题为《建设中国佛教的使命、宗旨与道路》的讲座。讲座由峨眉山佛学院教务长法源法师主持,峨眉山佛学院全院师僧到场聆听。
圣凯法师说,在当今时代,佛教走上了新的探索道路,思考当代佛教的建设,必须回到佛陀本怀,创造性地继承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
那么什么是佛陀创教本怀?圣凯法师将其归纳为“正法久住, 广度众生”。小乘佛教重视“正法久住”,大乘佛教重视“ 广度众生”。二者并不对立,自觉正法才能法身常在,觉他大众才能绍隆佛种,“广度众生”是目的,“正法久住”是前提。佛陀创教的本怀,是所有佛弟子修道、弘法的理想和使命,无论是修庙、塑像,还是说法、交流,无非是实现这一使命。
什么又是中国汉传佛教优良传统?圣凯法师讲到了赵朴初先生总结的中国佛教三大优良传统——学术研究、农禅并重、国际友好交流。他认为,佛教在信仰、思想、制度三大层面“中国化”的完成是完成了中国佛教的主体性建构,即完成“正法久住”的建构。因此,“ 广度众生”成为中国佛教必须实现的目标与永恒使命。但是当佛教不断深入社会,随着其外延的扩大,势必也会影响到正法的久住,如:“人间佛教”对“正法久住”的关注就不足。
圣凯法师还认为,两千年中国佛教在实践“正法久住, 广度众生”的过程中,一直都存在重振正法与弘法度生之间动态平衡的矛盾问题。解决这一矛盾,必须牢记并秉持“以戒为师,以法为依”的宗旨。对于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法师将赵朴老提出的五个方面(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增加到六个方面(增加了思想建设)。圣凯法师指出,弘法、慈善、文化、国际交流是中国佛教的现代道路,是中国佛教发挥自身作用的四大功能。另外,中国佛教历史给我们的启迪是:当代中国佛教要有自觉的精神,主动地去迎接时代;要有创新的理论;要有批判的思维、审时度势的眼光;要有宽大的胸怀,形成多元的生存环境。
走过了两千年的岁月,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社会的转型、观念的巨变、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时代的呼唤,中国佛教应该何去何从?这是当今中国佛教面临的首要问题。法师以其深厚的学养,从出家人的立场出发,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为准备荷担如来家业的佛子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